由首鋼股份和技術研究院完成的《碳鋼端/邊部質量控制技術研究》項目,成功攻克了股份IF鋼冷硬卷端部毛刺、低合金鋼熱卷邊部細線和高碳鋼邊部縱裂三大質量問題,形成了獨特的端/邊部質量控制技術體系,對于首鋼內部以及同行業(yè)其他鋼廠解決同類缺陷具有較好的借鑒和指導意義。項目成果被評為國際先進水平,獲得2020年度首鋼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體現了首鋼在熱軋?zhí)间撨叢抠|量控制領域的技術能力。
股份公司在推進低溫加熱過程中遇到了IF鋼邊部質量問題,下游冷軋毛刺發(fā)生率高達75%,嚴重制約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低碳及中高碳鋼在熱軋生產過程中也同樣出現了邊部細線及邊部縱裂等不同形式的缺陷。為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保證產線高效順穩(wěn),攻關團隊從探明缺陷機理入手,集中力量打響了一場缺陷攻堅戰(zhàn)。為摸清缺陷的不同表現形式與發(fā)生規(guī)律,團隊成員常常深入板坯庫、熱軋、酸軋等現場,詳細摸排缺陷的實際情況,庫內跟蹤板坯及鋼卷端/邊部質量,先后開展工藝調整實驗百余次,檢查熱/冷卷上萬卷,留取缺陷圖片資料近千張。
股份公司遷順技術中心堅持以掛牌督辦為導向,聚焦邊部質量這一難題,從材料的成分、組織、性能、加工四個維度分析,綜合考慮相變、傳熱、金屬流動三個方面的影響,對不同鋼種邊部缺陷的表現形式、形成機理、控制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解釋了熱軋?zhí)间摱?邊部缺陷產生原因,緊密結合現場工藝優(yōu)化與設備改進,形成了獨特的質量控制技術體系,解決了邊部質量控制的行業(yè)難題。
本項目研究成果應用后,大幅降低了低溫出爐下IF鋼冷硬卷端部毛刺發(fā)生率,減少了下工序人工修磨量,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大幅降低了商品卷邊部縱裂和邊部細線缺陷降級率,實現年度直接經濟效益1115萬元;實現了全鋼種出爐溫度的進一步降低,為股份節(jié)能減排作出貢獻。本項目在開展實施的過程中形成了豐碩的知識產權成果,申請7項發(fā)明專利,發(fā)表論文2篇。
|